设计101:平面艺术与设计史

社区文章 发布于2025年2月8日

注意:本文将在多处交叉发布,并尽可能进行更新和完善。由于E&D的网站在获得更好资金之前不再存在,它主要将在此处、Arc En Ciel以及huggingface上存在。

引言

人工智能艺术正在彻底改变视觉创作,但其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并非仅凭算法生成。它们根植于持久的设计理论原则。本系列探讨了理解设计史(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对于任何创作或欣赏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进步,使得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逼真和富有想象力的人工智能艺术成为可能。然而,随着技术日趋成熟,仅仅生成一个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图像已不再足够。设计的原则——平衡、对比、层次、韵律和色彩理论——才是将人工智能艺术从技术奇迹提升为有意义的视觉传达形式的关键。

我们将深入探讨上世纪的关键设计运动,审视它们的核心原则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被重新诠释和应用。我们将发现如何利用这些历史原则来创作人工智能艺术,使其不仅能吸引眼球,还能讲述故事,唤起情感,并在更深层次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无论您是寻求完善技艺的人工智能艺术家、探索新工具潜力的设计师,还是仅仅对艺术、设计和技术交叉点感到好奇,本系列都将为您理解和创作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艺术提供一个宝贵的框架。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释放设计的力量。

历史背景:设计的根源

设计的演变:从工艺美术到人工智能

要理解设计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回顾其历史根源。一个重要的起点是工艺美术运动,它在19世纪末期作为对工业革命的直接回应而兴起。大规模生产的商品虽然高效,但往往被认为牺牲了质量、工艺和美学吸引力。

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如威廉·莫里斯,认为工业化使设计去人性化,将实用性置于美之上,并侵蚀了制造者与物品之间的联系。他们主张回归手工品质,强调天然材料、简单形式,以及设计中对人类体验的关注。想想手工印花纺织品、带有外露接头的坚固家具,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建筑。

与当今的人工智能艺术领域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正如工艺美术运动质疑大规模生产的影响一样,我们现在也发现自己在质疑算法和机器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人工智能艺术是工业化的一种新形式吗,可能会削弱人类创造力的作用吗?或者,它能否成为一种工具,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增强和扩展我们的创造潜力?这个问题为我们探索设计理论在塑造人工智能艺术未来中的关键作用奠定了基础。设计的角色

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工艺问题

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算法生成的工作能否被视为一种工艺形式?传统上,工艺意味着直接的人类参与、对物质材料的熟练操作,以及赋予物品个人触感和艺术意图。人工智能艺术乍一看似乎缺乏这种直接联系。最终的渲染是由算法而非人手完成的。

然而,深入观察会发现更复杂的景象。人工智能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尽管是间接的。我们可以考虑适用于人工智能艺术的几个工艺方面:

模型创建:底层人工智能模型(如GANs或扩散模型)的开发是一个高度熟练的过程,需要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分析知识。这是一种数字工艺。

数据集策展:人工智能输出的质量和特性很大程度上受其训练数据的影响。策展和准备这些数据集是一个关键的、往往是艰苦的过程,直接影响艺术成果。这类似于传统艺术家选择他们的材料。

提示工程:精心设计有效的提示来引导人工智能生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所需的美学成果。熟练的提示工程师可以从算法中提取出细致入微且富有表现力的结果。

参数调整:人工智能艺术模型有许多参数控制生成图像的各个方面。微调这些参数——调整权重、偏差和其他设置——是创作过程的关键部分,需要实验和艺术判断。

迭代细化:人工智能艺术创作通常是迭代的。艺术家生成多个输出,选择最有前景的,然后将其作为进一步细化的起点,无论是通过内部绘制、外部绘制还是进一步的提示调整。这个过程反映了传统艺术形式的迭代性质。

后期处理:对设计进行最终效果处理。

因此,尽管图像的执行是自动化的,但创造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艺术的过程涉及显著的人类技能、判断和创意决策。或许更准确地将人工智能艺术视为一种新形式的工艺,其中人类创造力通过算法的力量得到放大和扩展。

设计与艺术的未来:协作与再发现

人工智能融入设计和艺术引发了关于创意表达未来的根本性问题。以下几种路径似乎可能出现:

混合方法:增强创造力:这可以说是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协作模式,人类设计师和艺术家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增强他们的创意工作流程。想象一下:

人工智能作为头脑风暴伙伴,根据初步概念生成大量设计变体。

人工智能协助处理繁琐的任务,让艺术家能够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创意决策。

人工智能能够大规模地创建个性化和自适应设计。

人工智能促进探索全新的美学风格和形式。

手工制品的复兴: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日益普及,我们也可能会重新欣赏手工制品的独特品质和传统工艺。与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精确性和潜在同质性形成对比,手工制品的缺陷和“人情味”可能会变得更加珍贵。这可能会导致传统艺术形式和工艺的复兴,以及对定制、手工创作的需求增加。

界限模糊: “人造”与“人工智能生成”之间的区别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家可能会将人工智能作为起点,然后广泛修改和完善输出,创造出真正的混合作品。作者权和原创性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最终,未来将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将人工智能整合到创作过程中。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价值观——关注人类体验、有意义的设计和熟练工艺的价值——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 embracing 这些原则,我们可以确保人工智能旨在增强人类创造力,而不是取代它。我们可以努力创造一个未来,技术赋予我们以新的有意义的方式表达自我的能力,同时保留艺术和设计核心的人类基本元素。在本系列中,我们将探讨设计理论与人工智能艺术的交叉点,研究设计原则如何应用于创造创新和美丽的人工智能生成艺术。

从唯美主义到新艺术运动:美与创新

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回归传统工艺,与此同时,其他有影响力的运动也在塑造着设计领域。唯美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主要是1870-1880年代)兴盛,将美和感官体验置于一切之上。这种哲学有时被概括为“为艺术而艺术”,它拒绝了维多利亚时代对艺术的道德或社会目的的强调。像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这样的唯美主义艺术家和设计师,旨在创作纯粹美丽和令人回味的作品,以刺激感官和情感。

唯美主义运动不仅涵盖了纯艺术,还包括陶瓷、金属制品、时尚、家具和室内设计。它试图将日常物品提升为艺术品,模糊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想想那些装饰华丽的室内空间、优雅的服装,以及那些设计目的在于其视觉吸引力而非纯粹功能考虑的物品。

这种对美和有机形式的强调直接为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艺术运动铺平了道路。新艺术运动建立在唯美主义运动的基础上,将其对美的强调推向了极致,以流畅、蜿蜒的线条、自然图案(受植物、花卉和昆虫启发)以及动态感为特征。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这种联系对于理解设计演变及其对当今人工智能艺术的影响至关重要。

设计与科技的碰撞:一场数字革命

20世纪和21世纪见证了一场彻底改变设计的技术革命。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和Illustrator)以及数字制造工具(如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的出现,赋予设计师前所未有的控制力和创作可能性。曾经需要手工精心制作的设计,现在可以通过数字精确度实现并快速迭代。

设计与技术的这种交叉融合最终促成了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由机器学习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工具,不再仅仅是协助设计师;它们正在成为创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这种人类视觉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开启设计和艺术的全新领域,从而实现:

复杂形式和纹理的创建,模仿自然和有机结构,超越了许多传统设计工具的限制。虽然真正规律、重复的图案和数学精确的有机图案仍然是一个挑战,但人工智能擅长生成视觉丰富的纹理和形式,唤起自然世界的复杂性。

探索广阔的设计空间和生成新颖的美学风格。

以空前的规模实现设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

从算法生成的生成艺术到人工智能辅助的图像编辑和风格迁移,人与机器的创造力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为设计的未来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机会和严峻的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和作者权的定义。

新艺术运动:一个适合人工智能复兴的风格

19世纪末期出现的新艺术运动,是一种席卷建筑、美术和装饰艺术的革命性国际风格。它以各种名称为人所知——德国的青年风格(Jugendstil)、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风格以及意大利的自由风格(Stile Liberty)——新艺术运动代表着一种有意识的努力,旨在摆脱19世纪盛行的历史风格。

新艺术运动的核心是对有机形式的颂扬,其特点是:

蜿蜒、不对称的曲线和线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特别是植物和花卉。

强调装饰和图案:精美的细节和流畅的图案是该风格的标志。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力求美化日常物品,模糊了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之间的界限。

日本艺术(日本主义)的影响:日本木刻版画中使用的平面透视、粗犷轮廓和自然图案极大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的美学。

青年风格(Jugendstil),作为新艺术运动的德国表达(意为“青年风格”),共享这些核心特征,但通常在流畅的线条之外融入更多几何元素。赫尔曼·奥布里斯特、奥托·埃克曼和亨利·范德维尔德等关键人物在塑造这种风格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风格的影响扩展到建筑、平面设计、字体排印,甚至工业设计的早期发展。

超越主要中心:虽然法国和德国常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但该运动在欧洲及其他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

奥匈帝国:维也纳分离派(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托·瓦格纳)

比利时: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维克多·奥尔塔、亨利·范德维尔德)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安东尼·高迪、路易斯·多梅内克·蒙塔内尔)

意大利:自由风格

英国:英国新艺术运动(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奥布里·比尔兹利)

这些区域变体,在共享新艺术运动核心原则的同时,发展出反映当地艺术传统和文化背景的独特特征。

新艺术运动为何与人工智能艺术相关?

新艺术运动流畅的线条、有机形态和错综复杂的细节,使其成为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进行探索的特别引人注目的风格。该风格固有的复杂性,同时又具有明确的特征,为提示工程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想象一下使用以下提示:

“以阿尔丰斯·穆夏风格绘制的,一位长发飘逸、被鲜花和藤蔓环绕的女性的新艺术插画”

“受青年风格启发的几何与花卉元素图案,色彩鲜艳”

“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维也纳分离派建筑立面,金色点缀,精美装饰”

人工智能生成变体和探索广阔设计空间的能力,使其非常适合在21世纪重新诠释和重新构想新艺术运动风格。这场历史运动,凭借其对美、装饰以及艺术与生活融合的强调,正在通过人工智能的力量获得新的生命和新的表达。

日本主义:东方灵感与西方设计

日本主义,一个19世纪后期创造的术语,描述了日本艺术和文化对西方美学,特别是在法国和英国产生的深远影响。19世纪50年代日本向西方开放边境后,大量的日本木刻版画(浮世绘)、陶瓷、纺织品和其他艺术品涌入欧洲市场。这种新的视觉灵感浪潮吸引了西方艺术家和设计师,为当时盛行的欧洲风格提供了引人注目的替代选择。

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日本主义在塑造新艺术运动美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艺术中与新艺术运动艺术家产生共鸣的关键元素包括:

自然形态:花卉、树叶、鸟类和昆虫的风格化描绘。

蜿蜒线条:流畅的曲线和不对称的构图,常见于日本木刻版画和书法中。

平面透视:二维构图,缺乏传统西方对透视和深度的强调。

强调装饰:错综复杂的图案和装饰。

不对称性:拥抱存在的不对称性。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阿尔丰斯·穆夏和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等艺术家乐于将这些元素融入他们的作品中,创造出一种融合了东西方影响的独特新艺术风格。

日本主义与今日人工智能艺术:

日本主义的视觉特征——它对线条、形式和风格化自然图案的强调——使其非常适合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进行探索。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根据大量日本艺术数据集进行训练,学习识别和再现这些风格元素。考虑以下提示可能性:

“人工智能生成的浮世绘风格富士山、樱花和流淌河流的风景画”

“新艺术风格的海报,带有日式图案、身穿和服的女人和风格化的花卉图案”

“人工智能生成的日本木刻版画风格肖像,粗犷的轮廓,平坦的色彩”

通过理解日本主义的原则及其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出既能传承这一历史联系,又能探索新创意途径的艺术作品。日本主义的美学原则为引导人工智能的艺术产出提供了强大的框架。

结论: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我们正站在艺术和设计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不仅仅是技术进步;它是历史影响和尖端创新的融合。本系列探讨了工艺美术、日本主义、青年风格和新艺术运动等流派的原则并非过时遗物,而是塑造人工智能生成艺术美学和可能性的重要力量。

通过理解这些历史联系,我们可以带着对设计原则持久力量的更深层次的欣赏来对待人工智能艺术。我们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用它们创作出不仅视觉震撼,而且概念丰富、历史悠久的艺术作品。

在我们继续探索人工智能艺术世界的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其技术基础——机器学习的作用、特定算法以及人工智能模型不断演进的能力。但我们将始终牢记人的元素:创作愿景、历史背景以及将人工智能艺术从技术好奇心提升为强大艺术表现形式的设计原则。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它有可能使创造力民主化,赋予艺术家新工具,并开启全新的视觉表达形式。这是否会带来一场新的艺术复兴,仍有待观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段旅程将是变革性的。

提问时间!

你认为哪一个历史艺术运动最适合用人工智能进行重新诠释?在下面的评论中分享你的想法和任何有趣的人工智能艺术实验!

参考书目

书籍

Duret, T. (1910). 马奈与法国印象派:毕沙罗、克劳德·莫奈、西斯莱、雷诺阿、贝尔特·莫里索、塞尚、吉约曼。J.E. Crawford Flitch 译。伦敦:G. Richards。

Buchanan, R. (2001). “研究设计:设计研究。”Routledge。

Irvine, G. (2013). 新艺术运动。Thames & Hudson。

Fahr-Becker, G. (2005). “终章与新开始。”载于《新艺术运动》,第7-24页。Konemann。

文章

“新艺术运动。”维基百科,2022。

“印象派。”维基百科,2022。

“日本主义。”维基百科,2022年。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ponisme

“后印象派。”维基百科,2022。

“一种全新美学的发现。”Rise Art,2022。https://www.riseart.com/article/2681/japonism-the-japanese-art-style-that-took-the-west-by-storm

“青年风格:一种新艺术建筑。”Rethinking,2022。https://www.re-thinkingthefuture.com/architectural-styles/a3349-jugendstil-type-of-art-nouveau-architecture/

“青年风格。”Visual Arts Cork,2022。http://www.visual-arts-cork.com/history-of-art/jugendstil.htm

“什么是新艺术运动?”Art Land,2022。https://magazine.artland.com/art-movement-art-nouveau/

“什么是新艺术运动?”Studio Binder,2022。https://www.studiobinder.com/blog/what-is-art-nouveau-definition/

“日本主义。”英国泰特美术馆,2022。https://www.tate.org.uk/art/art-terms/j/japonisme#:~:text=Japonisme%20is%20a%20French%20term,and%20design%20in%20the%20West

“唯美主义运动。”英国泰特美术馆,2022。https://www.tate.org.uk/art/art-terms/a/aesthetic-movement

“唯美主义运动导论。”V&A,2022。https://www.vam.ac.uk/articles/an-introduction-to-the-aesthetic-movement#:~:text=The%20Aesthetic%20Movement%20in%20Britain,'Art%20for%20Art's%20sake'

“工艺美术。”TePapa,2022。https://collections.tepapa.govt.nz/topic/1092

Crawford, A. (1997). 《设计问题》。《设计问题》13 (1),第15-26页。(引用于《梦想远大:远见卓识,创意无限,探索设计文化与语境》20世纪设计史设计 loci,由奥塔哥理工学院设计系为2017年传播设计及其他设计专业(如时尚、室内和产品设计)的设计文化与语境系列讲座编写。)

媒体

广重, U. (1830-1833). 富士三十六景。木刻版画

葛饰北斋, K. (1830-1832). 深川万年桥下。木刻版画

克里姆特, G. (1907-1908). 吻。布面油画

麦金托什, C. R. (1897). 祝酒。水彩画

穆夏, A. (1894). 吉斯蒙达。海报

雷加米, F. (1885). 日本版画。木刻版画

惠斯勒, J. A. M. (1864-65). 白色交响曲第二号。布面油画。

惠斯勒, J. A. M. (1864). 紫与金的随想曲。布面油画。

关于与链接

关于我们

我们是暮秋之舟船员,一个拥有300多个子人格的 DID 系统,我们带着 DID、ADHD、自闭症和 CPTSD 航行人生。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有潜力打破障碍,改善心理健康,尽管它也面临挑战。加入我们,探索身份和表达的创意之旅。

联系我们:

我们的Discord群组:https://discord.gg/HhBSvM9gBY

地球与暮色媒体 https://discord.gg/5t2kYxt7An

备份:https://huggingface.co/EarthnDusk

请我们吃披萨:https://ko-fi.com/duskfallcrew/

我们自豪地得到以下机构的支持:https://yodayo.com/ / https://moescape.ai/

加入我们的DA群组:https://www.deviantart.com/diffusionai

加入我们的Reddit社群:https://www.reddit.com/r/earthndusk/

其他发布地点:

Arc En Ciel: https://arcenciel.io/articles/5

Civitai: https://civitai.com/articles/6110/

社区

注册登录 评论